九月二十二号,那天我正在小区门口买菜,手机突然一震。抬头一新闻推送跳出来——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了。我愣了两秒,手里的鸡蛋差点掉地上。
这可不是普通的新闻。
福建舰,真真正正地把歼-35弹出去了。
不是模拟,不是演习,是实打实的起飞。
我立马拉住旁边卖豆腐的大姐,说你听说了吗,咱们的航母能用电磁弹射了。她抬头看了我一眼,手里的豆腐刀顿了顿,说你别吓我,真能飞?
我说,能。
而且不是一次两次,是三架飞机连着弹射,歼-35、空警-600、歼-15T,全上了。
那画面我看了好几遍。
没有蒸汽喷出来,没有白雾乱飘,轨道干净得像刚擦过。
那一瞬间,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我们真的追上来了。
以前看美国航母,总觉得那是天边的星。
现在,星落了,落在我们自己家门口。
我认识一个在造船厂干了二十年的老工人,姓陈。
去年他跟我喝酒,说以前造航母,图纸都是国外给的,连螺丝钉都得按人家的尺寸来。
现在呢?
他说,去年他带队搞电磁弹射的测试,那会儿连个像样的测试台都没有,就用钢板搭了个架子,晚上加班到凌晨。
有一次,系统突然跳闸,所有人冲上去抢修,他手都磨破了。
“可我们没停。”他说,“不是为了赶进度,是为了让下一代不用再看别人脸色。”
那晚他喝多了,眼眶有点红。
我懂。
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这一步。
美国的福特号,早几年就装了电磁弹射,结果呢?
故障率高得离谱,F-35都上不去。
我查过数据,他们系统故障率十二个点。
咱们呢?
海试期间,一天弹射三十三架次,全顺。
这差距,不是技术问题,是态度问题。
美国那边,媒体反应快得像开了挂。
《战区》说“惊人飞跃”,《新闻周刊》直接拿数据对线。
但最狠的,还是美国驻华大使馆。
就两个字:转发。
没评论,没祝贺,连个表情包都没有。
我懂。
他们不是不想说,是不知道说什么。
你家孩子考了满分,你家邻居却说“还行吧”,那不是傲慢,是心虚。
福建舰这次不只是弹射了一架飞机。
它弹射的是整个国家的信心。
以前我们的航母,只能在近海晃悠。
现在,空警-600在天上盯,歼-35隐身突防,歼-15T带九吨弹药,起飞重量四十五吨,比美国福特号还猛。
美国连三十吨都搞不定,我们轻松上四十五。
这不叫超越,这叫碾压。
更关键的是,官方说了一句——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。
什么意思?
起飞、降落、挂弹、整备,一条龙全干。
不是摆拍,是实打实的连续作战。
美国还在修系统,我们已经能打连环拳了。
有个美国鹰派叫舒加特,平时嘴挺硬,这次发了个视频,看完福建舰的弹射画面,直接说:“我的好球!”
六个字,比他以前写十篇长文都管用。
他承认了,中国做到了他没想到的事。
可他转头又说,福建舰别去西太平洋。
这话听着像警告,其实是怕。
怕的不是航母,是未来。
我们不是在追,我们是在走自己的路。
我问过一个军迷朋友,他说:“以前看航母,像看科幻片。”
现在呢?
“像看自家阳台上的晾衣杆,顺眼,踏实。”
这感觉,谁懂?
福建舰的成功,不是终点。
是起点。
我敢说,未来十年,我们还会出更多“没想到”的东西。
别人以为我们还在学,其实我们已经走在前面了。
就像我那个老工人朋友说的:
“别怕快,怕的是停。”
我们没停。
别人只能看着。
看着我们,一飞冲天。
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