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摘自 张胜兵中医
图片
在临证中见真知,在病案中传薪火!
以案说医,深度剖析病案,还原诊疗思维,传承中医精髓,架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!
图片
口腔癌是一种比较容易被发现的癌症,因为它大都发于暴露部位,但正因为这一点,很容易让人陷入一个误区,觉得这眼睛看得到的、手摸得到的肿瘤,才是病根所在。但其实,在中医看来,肉眼可见的肿瘤仅仅只是一个病理产物,是身体内部环境严重失衡后,在局部结出的一个“恶果”,其背后真正的病根,可能藏在你完全想不到的地方。
就拿今天病案里的这位口腔癌患者来说,口腔里长了肿瘤,是疾病发展的“果”,而真正的“因”却藏在肝上。其实很多疾病都是如此,穿过局部病灶的表象,去找到并修复身体深处那个真正的根源才是治疗的关键所在。
病案详情
【患者】刘某,男,38岁
【主诉】 口腔颊部肿块伴放射性疼痛3月余
【现病史】患者于数月前自觉口腔颊粘膜处出现一质硬肿块,逐渐增大,伴有局部刺痛或胀痛,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,外院诊断为口腔癌。平素情志抑郁,常感胸闷胁胀。伴有痰多、质粘难咯,晨起口干口苦。近期自觉头痛,以前额及两侧为甚,影响休息。自诉工作压力大,睡眠一般,二便尚调。舌质暗红,边有瘀点,苔黄腻,脉象弦滑。
细察明辨 探寻病机
刘先生是位口腔癌患者,他张开嘴巴,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口腔颊粘膜处那个触目惊心的肿块,质地坚硬。据他所诉,放射性疼痛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,从脸颊蔓延到同侧头面,甚至影响了睡眠。
我思考着,他的疼痛是沿着经络放射的,这提示着病邪已深入到了经络,影响了气血的正常循行。再看他的症状,情志抑郁、常感胸闷胁胀,这让我想到了他肝脏的问题,肝气郁结就会胸闷胁胀;他还有痰多、质粘、口干口苦的症状,这说明他体内有“痰浊”和“肝火旺”的问题。
再看他的舌象,舌质暗红,边有瘀点,这是他体内有“血瘀”的表现;他舌苔黄腻,这说明他体内有“湿热”。把他的脉,脉象弦滑,弦脉是肝气郁结的经典脉象,而滑脉代表有痰浊。
他的体征和症状完全吻合,共同指向了 “肝郁化火,痰瘀互结” 这一核心病机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。
治病求本 辨证溯源
是一个典型的因'肝’而起,继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病案。患者的症状是这样形成的:
为什么胸闷胁胀?
患者刘先生工作压力大,心情长期压抑,导致身体的气机不通畅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与情志,肝气不能条达,气堵在胸胁,所以他会感觉到胸闷胁胀。
为什么伴有痰多、质粘难咯,晨起口干口苦,头痛?
这还是跟肝气郁结有关,气滞久了,就会郁结化热变成“肝火”,肝火上炎,灼伤津液,所以他会口干口苦,火气往上冲上扰清窍,头就会疼。同时身体气机不畅,津液就会输布失常,凝聚成“痰湿”,痰湿内蕴,所以他的痰多质粘。
为什么会形成口腔里的肿块?
这是患者主诉里的关键问题,同时也是他身体内在问题发酵的结果。肝火灼津成痰,血行不畅成瘀,“痰”和“瘀”这两个不好的东西胶结在一起,堵在了口腔的经络里,就会形成肿块。我们所说“不通则痛”,所以他会出现疼痛感。
总的来看,患者口腔的问题,归根究底起因在“肝”上,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不能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”,要从肝入手。
确立治法 对证用药
综上述,西医诊断为口腔癌,中医诊断为舌岩,证型为气滞痰凝、瘀血阻络、痰热内蕴,应以疏肝理气,化痰散结,活血化瘀,清热泻火。为治则。以下为我的开方:
北柴胡15g、黄芩片6g、法半夏15g、生白术 10g、茯苓 15g、陈皮 15g、牡蛎 30g、炒芥子30g、煅浮海石30g、煅蛤壳 30g、 醋青皮10g、醋三棱10g、醋莪术10g、 胆南星 10g、猫爪草15g、夏枯草15g、浙贝母30g、土贝母30g、蔓荆子10g、白芷 10g。共 10 帖,水煎服,每天三次,共10天。
诸方合用 直达病所
本方以疏肝、清热、化痰、祛瘀、散结,环环相扣,分层化解,最终目的是使人体这个复杂系统重新恢复平衡。以下是用药思路:
疏肝理气,清解郁火——治其因
(针对情志抑郁、胸闷胁胀、口苦)
北柴胡、醋青皮:疏肝理气,散结止痛,从“气”的层面解决郁结之源。
黄芩片:清泻肝胆郁热,针对“口苦”。
燥湿化痰,软坚散结——治其质
(针对口腔肿块、痰多质粘)
法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生白术:健脾燥湿,从源头杜绝生痰。
炒芥子、胆南星:增强化痰散结之力,善消皮里膜外之痰。
牡蛎、煅浮海石、煅蛤壳、浙贝母、土贝母、猫爪草、夏枯草:组成强大的软坚散结军团,直接作用于“肿块”,旨在使其软化、消散。
破血逐瘀,通络消癥 ——治其形
(针对刺痛、舌有瘀点)
醋三棱、醋莪术:为破血消癥之要药,药性峻猛,善攻积久之瘀血,是消除癌毒的关键力量。
祛风通络,引经止痛——治其症
(针对头痛、放射性疼痛)
蔓荆子、白芷:均为祛风止痛之良药,且善治阳明经(前额) 与少阳经(头侧) 头痛,能引诸药上行头面,直达病所,迅速缓解疼痛。
图片
图片
后记:
这个病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典型。患者的病灶在口腔上,但是深层的问题却出在肝上,“肝” 作为调畅气机的核心,一旦郁滞,便会引发连锁反应,产生火、痰、瘀等一系列病理产物。中医在治疗上,是通过找到疾病的根源和演变链条,来有效进行干预的,这是中医“断根”思维,同时也是中医的智慧所在。
看完本次病案,提醒各位读者朋友们,未经中医辨证诊治,不得完全照搬文中的治疗方案。身体如果有不适的一些症状,请尽快找医生诊治,以免贻误病情。
下期预告
【患者】吴某,女,58岁
【主诉】肺结节伴甲状腺结节1年,咳嗽痰黏3月余
【现病史】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右肺下叶4mm磨玻璃结节(Lung-RADS 2类)及甲状腺右叶5mm低回声结节(TI-RADS 3类),近3月出现阵发性干咳,痰黏难咯,情绪波动时胸闷胁胀。自诉长期从事财务工作,久坐少动,平素易焦虑失眠,口干,湿疹瘙痒难耐,二便调。舌质暗红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
▼图片
END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