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
2025年07月14日 20:03 广东
文/中医李知行
有什么样的愿力,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。
盛夏的傍晚,老王正吃着麻辣小龙虾,喝着冰啤酒。第二天清晨,他捂着腮帮子冲进诊所:“大夫!我牙疼得一夜没睡,嗓子也肿了,肚子还胀得难受!”
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?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症状——咽喉肿痛、口舌生疮、头晕耳鸣、目赤牙痛、腹中胀满、大便秘结——背后其实隐藏着同一个“元凶”:火毒内蕴。
今天介绍的中成药清宁丸,既能扑灭熊熊火势,又能守护身体城池的安宁。
清宁丸:大黄、绿豆、车前草、炒白术、黑豆、半夏(制)、醋香附、桑叶、桃枝、牛乳、姜厚朴、麦芽、陈皮、侧柏叶。
队长大黄素有“将军”之称,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。它不直接用水灭火,而是采用“釜底抽薪”的战术——通过泻热通便,把热毒从肠道排出。奇妙的是,清宁丸中的大黄经过黄酒炖煮、牛乳浸泡等九蒸九晒的炮制,从猛将变成了智将,以活血为主而不伤正气。
绿豆和黑豆是队伍里的“清道夫”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称赞绿豆能“补元气、厚肠胃,通经脉”,而黑豆则被《别录》记载可“除胃中热痹”“下瘀血”。在清宁丸中,它们一个负责清热解毒,一个负责滋肾阴、引火下行,形成“攻守同盟”。
炒白术、陈皮、麦芽组成“后勤保障组”。在清热的同时,它们健脾和胃,防止寒凉药物伤胃气。其中炒白术补脾气,麦芽行气消食,陈皮理气宽中,三者配合保持脾胃运转如常。
半夏、厚朴助胃降浊,维持中焦枢纽正常运转。
桑叶、侧柏叶这对“空中救援队”专门解决上焦的火情。桑叶疏风散热,平抑肝阳;侧柏叶凉血止血,解决因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问题。
香附与桃枝专攻疼痛。香附疏肝解郁,缓解气滞疼痛;桃枝活血通络,如《补缺肘后方》记载,单用桃枝煎服可治突发心痛。
中医认为,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网络,如同城市的消防管道系统。《黄帝内经》首次系统论述了经络理论,指出“经络之相贯,如环无端”。
当火毒沿着手太阴肺经上攻,就表现为咽喉肿痛。这时车前草、半夏、厚朴等队员通过疏通肺气、祛痰利咽来灭火。
火毒扰乱足厥阴肝经,则目赤肿痛。桑叶平抑肝阳,黑豆清肝火,共同平息肝经火势。
火毒影响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,则出现口舌生疮。黑豆滋肾阴、引火下行,侧柏叶凉血祛风,共同解决这个问题。
元代滑寿在《十四经发挥》中强调任督二脉与十二正经共同构成十四经系统。清宁丸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经络通道,使药效能够上达头面,下通肠腑,形成立体的“灭火网络”。
再来回顾一下这支“消防队”的作用,清热泻火,消肿通便。用于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头晕耳鸣,目赤牙痛,腹中胀满,大便秘结。那些因胃肠积热而有口臭的朋友也适合用这个药来调理。
特别提醒:这支消防队不服务孕妇(孕妇忌服),体质虚寒者(脾胃虚寒者慎用)也要谨慎邀请。服药期间要避免“火上浇油”——忌食辛辣油腻之物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均为科普中医所用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用药建议,如有需要,请咨询医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