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国内刑侦剧的势头越来越猛,几乎成了荧屏的主力军。《白夜追凶》、《扫黑风暴》、《狂飙》、《我是刑警》等剧,几乎年年都有一部爆款,每一部都能与同年最热剧争夺“剧王”宝座。可到了2023年上半年,刑侦剧的表现却显得有些乏力。《黄雀》、《乌云之上》、《借命而生》和《沙尘暴》等剧集,不论口碑还是热度,都未能激起太大波澜。
直到下半年,《以法之名》和《扫毒风暴》强势发力,刑侦剧才再次迎来高潮。这两部剧已经全部播出,但如今,另一部新剧《暗潮缉凶》也在蠢蠢欲动,看来今年的刑侦剧大战还远未结束。
《以法之名》和《扫毒风暴》虽有亮点,但也并非无懈可击,甚至各自存在着致命的瑕疵。特别是《以法之名》,前半部分可谓精彩绝伦,东平市“一黑到底”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,那种绝望和愤怒让人心生共鸣。然而,剧情的转折发生在“指导组”变成“调查组”之后,整部剧的方向骤然失控。从原本紧张刺激的刑侦剧,变成了典型的“龙傲天”式故事,尤其是反派角色的智商急剧下降,令人难以忍受。曾经强大无比的大反派,在剧情中却仅有一名打手,甚至连打手的小弟都比他更有力气。即便面对危机,三个原本能打的反派却丝毫没有逃跑的意识,偏偏要在危机关头选择留在原地。这样的情节处理简直让人愕然,剧情显得十分草率,最后几集更是充满了赶工的味道。
展开剩余63%相较而言,《扫毒风暴》在剧本的连贯性上没有那么多硬伤,但它的最大问题则出现在视觉表现上。影片本应兼顾艺术与商业的平衡,然而过于艺术化的呈现方式让许多观众产生了反感。手持摄像机的拍摄方式让整部剧看起来像极了“伪纪录片”,这在好莱坞并非首次尝试,像《科洛弗档案》便是手持DV拍摄的代表作。尽管这种拍摄手法在一些电影中取得了成功,但在《扫毒风暴》中,这种晃动的镜头与阴郁的滤镜搭配,使得剧情变得杂乱无章,反而削弱了观众的观看体验。频繁的回忆穿插,尤其对不喜欢记剧情的观众来说,无疑加重了负担。尽管《扫毒风暴》的节奏较快,依然有不少观众表示不适应其过于乱的节奏和视听上的冲击。
然而,这些问题似乎并不会影响刑侦剧的未来。《暗潮缉凶》已定档7月31日上线咪咕视频,其预告片可谓信息量爆棚,主创阵容和主演阵容也相当强大,堪称一部“王炸”之作,甚至让《扫毒风暴》显得黯然失色。
刑侦剧通常分为两种类型,一类侧重扫黑,注重大场面的展示,快节奏、高强度,紧张感十足;另一类则侧重案件本身的侦破,更多地注重细节的推敲和人物的心理刻画。这类剧集的尺度是关键,如何在保持大尺度的同时,又不失深度与智力挑战,是其难度所在。与扫黑剧相比,后者的拍摄更具挑战性。像《白夜追凶》便很好地兼顾了人物深度与视觉效果,而《漫长的季节》则通过双线叙事和时代感吸引观众。
《暗潮缉凶》正是属于后者,主演阵容包括陈建斌与陈若轩,讲述了一名中年刑警与年轻菜鸟搭档侦破案件的故事。虽然案件本身并不新颖,但如何将故事拍得引人入胜,将是这部剧能否成功的关键。剧中不仅有悬疑成分,还有不少动作戏与枪战场面,打斗干脆利索,枪战火花四溅,层层推进的凶杀案情扣人心弦。陈建斌饰演的老刑警连海平,形象反差颇大,不是典型的“脾气暴躁的老专家”,而是一个窝里横、略显懦弱的角色,这样的角色设定令人十分期待。
发布于:福建省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