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军自南昌起义开始组建以来,人民军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:建军阶段、红军阶段、抗日战争阶段、解放战争阶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。每一个时期都涌现出无数英才,将星闪耀,他们立下赫赫战功,为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图片
军队的强大离不开士兵的支撑。正如毛主席所说: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,核心在于必须先拥有坚强的武装力量,拥有一批忠诚的士兵追随党。毛主席的领导下,只要“有”了力量,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便只是时间问题。
图片
南昌起义打响后,在人民军队创建的艰难时期,谁能组织更多队伍,谁的贡献就最大。贺龙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人物之一。他在南昌起义时贡献了自己的一个军,成为人民军队的最初基础。起义失败后,他又重新组织起一万人的队伍,再次无私地为党奉献力量。朱德贡献次之,当时他的直系部队只有500多人,包括第3军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人员,但这批人保存了起义的火种,后来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。彭德怀在平江起义中贡献了约3000人的部队,也全部交给了党。叶剑英虽然没有直接指挥部队,但作为张发奎部队参谋长,他劝阻张发奎追剿南昌起义部队,为起义火种的保存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图片
红军时期,我军缺乏高级将领,毛主席和朱德经常亲自上前线,因此能独立作战的指挥员异常珍贵。徐向前是这一时期唯一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元帅,最高指挥8万人,在1934-1935年的反“六路围攻”战中累计歼敌十万余人,堪称红军大兵团作战的杰作。彭德怀被誉为“红军之狮”,其红三军团作为中央红军主力,在湘江战役、四渡赤水中立下卓越功勋。林彪被称为“红军之鹰”,23岁任红军第四军军长,26岁进入中央红军指挥核心,成为红一军团总指挥,是毛主席在红军时期的重要左右手。
图片
抗日战争时期,彭德怀统筹八路军,发动百团大战,成为军事贡献最大的将领;林彪指挥115师、刘伯承指挥129师发展迅速,并列第三。聂荣臻仅以3000人,在五台山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,充分发动群众,三年内部队扩充至十万,抗战结束时晋察冀军区已发展到三十余万人,是最大的抗日根据地。
图片
解放战争阶段,林彪贡献最大,指挥四野百万之众取得辽沈战役胜利,为全国解放奠定基础;粟裕在军事指挥上正面抵抗国军主力,牵制70%以上精锐兵力;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条件艰苦,却牵制胡宗南集团,缓解华北、中原战场压力,为战略主动创造条件;刘伯承率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,牺牲部分部队,威胁武汉和南京,从而减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压力。
图片
新中国成立后,大规模战役集中在抗美援朝战争。最核心的挑战不仅是国力差距,更在于谁挂帅。林彪、粟裕因各种原因未能出征,唯有彭德怀迎难而上,抗美援朝一役确立了他在战功上的超群地位。
图片
纵观各个阶段,几乎每个时期彭德怀都能名列前茅,因此论整体战功,他无疑是我军历代将领中最杰出的第一人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